衛福部於2018年推出托育新制,依據不同的育兒方式,可獲取不同金額的補助。送托準公共化業者的家長,每月可領6000元的托育補助;送托非準公共化業者或自行帶小孩,則只領取2500元的育兒津貼
從2020年1月1日開始,衛福部更攜手教育部(中央)加碼托育補助,延長年齡上限,從原本只有補助0到2歲,今年起延長至2到3歲。另外,全台各縣市(地方)也推出相關政策,其中台北市、新北市都分別針對2至3歲的幼兒加碼托育補助,若家長把幼童交由準公共托嬰中心照顧,最高金額可領到8000~10000元
教育部長潘文忠2020.9.30日表示,育兒津貼將分4年逐年提升,從2500元調高到5000元,最快明2021年8月1日啟動。另外準公共化保母、托嬰中心的托育補助,將由現行每月6000增加至7000元,第二胎多補助1000元,依此類推。
行政院2021年2月24宣布,今年8月開始,新的育兒補助措施就要正式上路了!
✅2021年8月起:育兒津貼、托育補助,全部增加1,000元!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幼兒園每個月的學費減少1,000元。
✅2022年8月起:育兒津貼增加到每月5,000元,托育補助增加到每月最高8,500元!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幼兒園每月學費再減少500元。
也就是說,未來家長們可以領到的育兒津貼,將在兩年內,加碼成兩倍
若想同時領取中央以及地方補助,申請條件並不全然相同,以台北市為例,要申請加碼的友善托育補助,除了符合中央補助的3個條件:(1) 家庭所得稅率未達20%者(2) 需送托至「準公共」托嬰中心或保母(3) 不得同時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外,兒童及父母皆得設籍臺北市且兒童送托地點於臺北市
▲就讀公立幼兒園:免繳學費,仍須負擔雜費
▲就讀私立幼兒園(5歲only):一學期補助1萬5仟元,一年補助3萬元(分上、下學期撥付)。
▲經濟弱勢者:低收入、中低收入及家戶年所得新臺幣70萬元以下經濟弱勢家庭,除免學費補助外,依所得級距額補助其他就學費用-每年補助10,000~30,000元雜費(分上、下學期撥付)
2021年8月起新的「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措施
育兒津貼 加倍並 擴大發放對象
1、分兩階段提高育兒津貼發放額度,減輕家長育兒負擔。自2021年8月起,育兒津貼由每月2,500元提高至3,500元;並自2022年8月起,再提高至每月5,000元,達成蔡總統育兒津貼加倍之目標,另第2 胎及第3 胎以上幼兒也會再加發。
2、此外,育兒津貼也擴大發放對象,自2021年8月起,正在領育嬰留停津貼或其他弱勢補助的家庭,也可以請領該津貼;就讀一般私立幼兒園(未加入準公共者)之5-6歲(未滿)幼兒,其就學補助也比照育兒津貼額度發放。
新制除了會調高0到未滿2歲幼兒的育兒津貼之外,也將同步放寬育兒津貼的請領範圍,2021年8月1日起,凡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弱勢兒少津貼者,也可併領3500元育兒津貼。另外,現行育兒津貼規定,家中生第3胎每月才會加發1000元的育兒津貼,2021年8月1日起,第2胎就將加發500元、第3胎加發1000元;2022年8月1日起,第2胎則加發1000元、第3胎加發2000元
公共化與準公共化托育補助,公托同樣自2021年8月1日起由3000元增至4000元,2022年8月1日再增至5500元;準公托則自2021年8月1日起從6000元增加至7000元,2022年8月1日再增至8500元。
針對準公共化及公共化的托育補助在2021年8月以後,和現行制度一樣,仍適用0~3歲,雖然上面的圖表中只列出0~2歲,2~3歲的補助會由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分擔並分別撥付款項(已和衛福部客服確認過了)
2~3歲的托育補助在2021年8月以後也加碼?
針對準公共化及公共化的托育補助在2021年8月以後,和現行制度一樣,仍適用0~3歲,雖然上面的圖表中只列出0~2歲,但2~3歲的補助會由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分擔並分別撥付款項(已和衛福部客服確認過了),也就是2021年8月以後,0~3歲公共化的托育補助由3,000元加碼至4,000元,準公共化的托育補助由6,000元加碼至7,000元
2021年7月以前的「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措施
依照現行方案,家長若自己帶未滿5歲兒童,每月有2500元育兒津貼。若給外面的托嬰中心,0-2歲幼兒就讀公辦托嬰中心或公共托育家園,每月可領托育補助3000元;若就讀與政府簽約的準公共化保母或準公托,每月可領6000元。
家長在新制下,可選擇不同的照顧方式領取不同的托育補助或育兒津貼
(1) 公辦托嬰中心(0-3歳)、公共托育家園:可領$3,000/月(托育補助),自2021年起,並無改變。
(2) 私立托嬰中心(0-3歳):有和政府簽約(即為準公共化私立托嬰中心),可領$6,000/月(托育補助);沒有簽約,只可領$2,500/月(育兒津貼),自2021年起,將由現行每月6000增加至7000元,第二胎多補助1000元,依此類推。
(3) 合格登記保母(0-3歳):有和政府簽約(即為準公共化保母),可領$6,000/月(托育補助);沒有簽約,只可領$2,500/月(育兒津貼),自2021年起,將由現行每月6000增加至7000元,第二胎多補助1000元,依此類推。
(4)父母、爺奶或親屬照顧或非準公共保母/托嬰(0-5歳):可領$2,500/月(育兒津貼),自今(108)年 8 月 1 日起,從原本的只能領到 2 歲,延長到可以領到 5 歲,自2021年起育兒津貼將分4年逐年提升,從2500元調高到5000元,第二胎多補助1000元,依此類推。
註:「小家園」就是「公共托育家園」的簡稱,也是各縣市正在積極開設的第三種公家托育選擇!
何謂準公共化服務業者?
有和政府簽約的私立托嬰中心或有和政府簽約保母
子女送托領有保母人員技術士證照的三等親家屬反而不能領托育補助嗎?
子女送托家長或三親等親屬照顧屬於家庭照顧,不能申請托育補助。
因此給有保母資格的爺奶照顧自己孫子,無法申請為準公共化保母,只能領2,500元/月(育兒津貼),照顧別人可以領6,000元/月(托育補助)!
要注意的給有保母資格的爺奶照顧自己孫子只能領2500元,照顧別人可以領6,000元!
根據托育準公共化,家中有0~2歳的小朋友,父母可視情況,選擇申請育兒津貼或是托育補助,如果父母選擇了沒有和政府簽約的私立托嬰中心或是保母,或小朋友是由父母或是其他親屬自己照顧,而且沒有同時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綜合所得稅率又未達20%,無論父母任一方有沒有工作皆可申請每個月2500元的育兒津貼。家長也可以選擇將孩子送到公辦托嬰中心,並且申請每個月3,000元的托育補助;如果是選擇已經和政府簽約的私立托嬰中心或保母照顧,托育補助則可加碼來到每個月6,000元.
父母在家自行照顧(0-5歲)
公共托育、準公共保母或托嬰中心(0-3歲)
綜合所得稅核定稅率未達20%
衛福部及教育部合作支持家庭育兒,延長托育補助:滿2歲未滿3歲幼兒送托公共托育每月領3,000元、準公共保母或準公共托嬰中心每月領6,000元,由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分別撥付款項,補助經費如下表:
註:「小家園」就是「公共托育家園」的簡稱,也是各縣市正在積極開設的第三種公家托育選擇!
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
送托非準公共化服務(0-3歲)
兒童父母離異,由誰提出申請?由何人領取津貼?
一、視監護權歸屬決定由誰提出申請,有下列幾種情形:
(1) 未協議監護權或共同監護:由實際照顧兒童的父或母提出申請。
(2)一方取得監護權:由取得監護權的父或母提出申請。
二、補助款得經父母協議由一方領取或以該名兒童的帳戶作為撥款戶。
有問題可以聯絡誰?
若針對新制托育補助、育兒津貼有任何疑問:請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將有專人替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