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儲蓄險內部報酬率(IRR)和房貸利率的利差變成你的獲利(Part 1)

 

 

這麼多年來, 電視或報章媒體告誡大家 要小心 購買長年期的儲蓄險,不知道你心裏是否和我有相同的疑問,到底這些風險可以管控的嗎? 儲蓄險的確有很多比定存獲利還不如的保單,但經過包裝後,卻變成一個不同的樣貌,讓人不自覺的掉入陷阱。可是買商品不自己花時間了解, 是不是也不能怪別人呢? 但大家要花一樣多的時間來和版主做一樣的事,也是太沒有效率了。所以我開了一個部落格和大家分享我這些年來的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

 

 

saving.jpg

 

 

台幣儲蓄險的第7年末後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約2.3%,相信很多銀行優質客戶,都有機會貸到1.58%的利率,這兩個的利差,可以轉化成收益的,而且並無太大的風險。再者綜所稅還可申報房貸利息(每戶以 300,000 為限)等支出,可以進一步放大利差,鎖定獲利。細節部分,再請參考 如何把儲蓄險內部報酬和房貸利率的利差變成你的獲利[Part2]

 

 

下面簡單說明一些買儲蓄險必備的幾個原則:

 

 

繳費年期》愈短愈好

 

資金足夠的話,能買躉繳(一次繳),就不買期分期繳。分期繳收取的管銷費用(附加費用率)普遍高於躉繳!

 

善用高保額折扣》愈多愈好

 

能達到高保額或高保費折扣,就盡可能用到高保額折扣,但好保單,折扣給的不多。

 

 

存期》愈長愈好

 

不論是躉繳保單或分期繳的儲蓄險保單,不建議在六年內解約。在6年末前提早解約,保險公司會收取1%~30%不等的解約費用,也可能導到本金折損。 這也是儲蓄險相對於定存,最大的限制。定存是目前最低風險的投資工具,且定存解約不會有本金損失。

 

 

解約費用率》愈低愈好

 

 

大部人都曾聽過「夢想是不能等的。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 Dreams can't wait. You never know which will come first: your tomorrow, or your end.)」,所以你不應該假設你在未來的6年當中都不會臨時需要動用這一筆資金, 如 買房、失業、意外、離婚,、生病 等等。因此 解約費用率愈低愈好。

 

解約費用:

年金險:解約費用=申請解約之基本保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x解約費用率

壽險型保單:解約費用=申請解約之年金保單價值準備金 x解約費用率

 

(1) 市售一張期躉繳年金險解約費用率

 

t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1年期 5% 4% 2% 1.50% 1% 1% 0%


 

(2) 市售一張2/6/10/20期繳費終身壽險保單之解約費用率

 

t 1 2 3 4 5 6 7 8 9 10
2年期 25.0% 25.0% 25.0% 1.0% 1.0% 1.0% 0.0% 0.0% 0.0% 0.0%
6年期 25.0% 25.0% 25.0% 25.0% 1.0% 1.0% 0.0% 0.0% 0.0% 0.0%
10年期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1.0% 0.0% 0.0% 0.0%
20年期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由上述二個例子,可以看出繳費年期6年以下的保單,第7年開始解約費用率即為0,但超過6年繳費的保單,第7年度後,仍會收取解約費用。

 

 

 

第7年末IRR》愈強愈好

 

台幣保單:第7年末IRR>2.30%

美元保單:第7年末IRR>3.20%

 

找好的保單,不能只看一時的宣告利率(利變),壽險公司的信譽很重要,保單停賣後, 保險公司可逕行調高或調降宣告利率。現在的宣告利率並不代表未來報酬率。

 

我們先來說明什麼是內部報酬率:

 

IRR(內部報酬率):即是年化報酬率,但為何稱之為內部報酬率呢?銀行定存是把一筆資金存入銀行帳戶,依據銀行給的年利率,可以計算得到n年後的本利和= 本金*(1+年利率)^n,但保單卻是反過來的,保單建議書上,不會告訴您真實的年化報酬率,但它會給你在第6年末後或10年末後所會拿到的總解約金。IRR利用折現率的方式由該年度的解約金,經過時間及所繳保費三個已知的數字來反推這張保單的年化報酬率。Excel有提供IRR的函數,非常方便使用。有問題的朋友,把您的問題私訊給我,我可以和您說明。

 

保有定存》適度金額

 

以備不時之需,公司營運要現金維持營運,個人則需一筆可動用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定存可放銀行做定期儲蓄存款的整存整付,報酬率最優。

 

 

保障》愈充足愈好

 

配合適當保險規劃降低意外突然來臨之風險 , 人生的意外是無法預期的。 所謂保險,就是轉嫁人生中非預期的風險,剛入職場新鮮人並沒有足夠的財額富來承擔風險,更需要透過商業保險來加強人生的保障。記得,公司的團保一定要保,如家人可加保,也建議一併加保,因為那是最便宜的保險。別忽略自己的權益!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就是這個道理。別非得到遇到 才知道,就太晚了。通常意外或診斷出確定的疾病後, 要立即加保並不容易。 有過往病史或體況的人要投保醫療或壽險成份高的保單,保險公司視個人體位狀況,會要求加費、批註或拒保, 所以建議提早規劃,千萬別心存僥倖。

 

 

還款能力》持盈保泰

 

衡量自身的還款能力,切勿高估自己還款能力,最後影響生活品質。參下面房貸月還款試算表,以100萬房貸金額來看,如果貸款利率為1.65%,20年期,月付額約4,895元;30年期,月付額約為3,499元。建議找2.0%以上的房貸利率當成月付額做為評估個人還款能力之參考,為自己增加承擔未來利率上漲風險的能力。以100萬房貸來看,如果貸款利率為2.0%,20年期,月付額約5,059元。如果您有一千萬的資金,可以選擇不還貸款,而全拿去買儲蓄險,那代表你要有一個月還5萬1千元的實力。所以想要由儲蓄險和房貸利率的利差賺取收益,必須要有穩定的收入及充足的還款戈月

 

貸款總金額(萬) 房貸利率 20年期貸款
月付款
30年期貸款月付款
100 1.60% $4,872 $3,499
100 1.65% $4,895 $3,524
100 1.70% $4,918 $3,548
100 1.75% $4,941 $3,572
100 1.80% $4,965 $3,597
100 1.85% $4,988 $3,622
100 1.90% $5,012 $3,646
100 1.95% $5,035 $3,671
100 2.00% $5,059 $3,696
 

 

2018 超實用房屋貸款試算表

 

 

一個好的理財規劃要有短中長期的考量,短期要有足夠的現金,中期做投資,收益要最大化,長期要有保險的保障來降低不可預測的風險。我這套理財哲學,已為我每個月加薪超一萬元。這些錢雖然不多, 但別忘了, 我是用借來錢,無中生有,何樂而不為呢?本文希望能把自身經驗分享給和我一樣工作多年, 苦苦找尋保守理財方法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您,提供一個可行的方式。但還是要提醒大家,任何比定存獲利高的投資工具,必定帶有不同程度的風險,以房貸資金投資儲蓄險,會有保單宣告利率下降風險、房貸利率上升的風險及資金流動性的風險,而這些風險是必然存在。選擇好的保單,不用增貸資金買保單,善用綜所稅房貸利息扣除,都可以有效的降低風險。

 

 

但為何用房貸資金投資儲蓄險可以產生收益呢? 請一定要往下看 Part2 !

 

如何把儲蓄險內部報酬和房貸利率的利差變成你的獲利[Part 2]

 

 

 

下面文章有儲蓄險及定存利率的延伸閱讀,讓你把自己變定存及儲蓄險e專家

 

達人教您,如何評估高配息儲蓄險,高配息率等於高報酬率嗎?

達人教你,挑選最強儲蓄險,必備6大技巧,贏在起跑點

複利是投資理財中,最重要的觀念,您真的搞懂了嗎?

 

市場利率及儲蓄險專家黃大偉粉專,按讚收到更多好文章

 

避免買到地雷保單的最好方式,就是充實自己,讓自己至少懂得篩選保單。如果您還沒有成為儲蓄險達人,只要願意學習,版主都會幫你,但一定隨時關注版主文章及粉絲頁,版主才能隨時提醒您!

 

 

【定存必修課】

 

(1) 小資女月存3千~5千投資術,存出人生第一桶金

(2)【銀行定存】必備的6大技巧,不讓銀行賺走你一分錢

(3) 整存整付存款和零存整付存款的差別

(4) 定期存款與定期儲蓄存款有何不同?

(5) 定存必修課 定存輕鬆做(含網路銀行實例)

 

 

【各大銀行定存利率比較表】

 

(1)  2018年各大銀行台幣定存利率 (1.30% ~ 1.15%) 比較表

(2) 2018年各大銀行美元定存利率比較表(2.10% ~ 2.44%)

(3) 2018年各大銀行人民幣定存利率比較表 (1.8% ~ 2.55%)

(4) 2018年各大銀行澳幣定存利率比較表 (最高2.0%)

(5) 2018年最新各主要銀行『美元高利定存』利率總整理

 

【熱門文章】

 

(1) 破除迷思,『6年期儲蓄險 』 PK 銀行定存』,報酬率總檢視

(2) 如何把儲蓄險內部報酬和房貸利率的利差變成你的獲利[Part 1]

(3) 2018年地表最強回報率各大壽險公司"美元儲蓄險"  

(4) 2018年地表最強回報率各大壽險公司"台幣儲蓄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大偉 的頭像
    黃大偉

    黃大偉理財研究室

    黃大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